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作者:news 发表时间:2025-08-12
耀才证券金融遭独立非执董余韧刚减持10万股 每股作价11.17港元反转来了 龙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成长路径简析——汽车零部件系列报告 深化融资端、投资端、产品端改革 三端协同发力 引领资本向“新”集聚 赛目科技发盈喜 预期中期取得净利润20万至8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后续会怎么发展 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对纳税人、征税范围等税制要素进行细化和明确实时报道 特朗普提名E.J.安东尼担任劳工统计局局长实时报道 超50家川股被机构说“OK” 特朗普提名劳工统计局的长期批评者Antoni执掌该机构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创新药再出“爆款”!中慧生物上市首日一度涨逾169% 狂飙158%!港股,又有新股首日大涨! 特朗普提名E.J.安东尼担任劳工统计局局长学习了 晶泰控股发盈喜 预计中期综合收益同比增加至少约387% 特朗普提名E.J.安东尼担任劳工统计局局长是真的吗? 中诚咨询IPO的巨大谜团:谁才是董秘?是真的吗? 荷兰国际:美俄峰会料会对欧元产生一定影响 专业服务行业董秘观察:外服控股朱海元薪酬高达123万元 为行业内最高后续来了 高盛:略降太古A目标价至90港元 续予“买入”评级最新报道 专业服务行业董秘观察:信测标准蔡大贵60岁 为行业内最年长 薪酬30万元为行业倒数第二秒懂 【光大金工】周期主题基金表现占优,被动资金加仓金融地产、周期ETF——基金市场与ESG产品周报20250811后续来了 赵露思直播掀桌,流量明星真被资本做局了? 普元获IDC低代码+AI代表厂商推荐!推动企业打造“智能体生产线” 酒店餐饮行业董秘观察:首旅酒店段中鹏年龄58岁为行业内最年长 薪酬高达175万元为行业内第一 专业服务行业董秘观察:米奥会展姚宗宪2024年薪酬为36万元 较前一年下滑近40%这么做真的好么? 专业服务行业董秘观察:实朴检测叶琰薪酬约26万元 为行业内垫底后续反转来了 【建投策略】商品:PPI转正预期升温,价格也决定基本面后续会怎么发展 龙国结算公司:即日起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官方处理结果 旅游及景区行业董秘观察:西藏旅游罗练鹰 硕士学历 薪酬高达114万元为行业第一 教育行业董秘观察:中公教育王新汉为博士学历 年龄51岁为行业内最年长 薪酬108万元居行业第二 基金经理被指“赌性”太重!申万菱信基金回应:希望将目光投向长期表现后续反转来了 龙国利郎发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.43亿元同比减少13.4%官方通报 寒武纪涨停!股价创历史新高 总市值超3500亿元后续来了 芯片股持续拉升,寒武纪涨超16%创历史新高 2300个短剧剧组涌入横店,演员“供不应求”!顶流档期排到10月!记者实探!官方处理结果 淘宝闪购骑手新工装橙黑配色,网友质疑:抄袭迈凯伦?实垂了 滴滴宣布升级会员体系 实现酒店餐饮等跨界会员权益互通 圆通国际快递跌超9% 预计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最多6500万港元 中信期货:午盘点评8.12 从“迷途”到坦途:解密新华电脑教育的逆袭密码官方处理结果 华为将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 实现高吞吐、低时延体验专家已经证实 50多亿主要资产将被司法拍卖、股价跌停!皇庭国际或触发强制退市风险警示实垂了 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金价守住关键支撑位,通胀数据或成突破方向关键后续反转来了 算力芯片概念持续走强,寒武纪、万通发展等多股涨停官方通报 加拿大Gildan据悉接近收购美国内衣制造商Hanesbrands反转来了 特朗普拟提名保守派学者 E.J. Antoni 出任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:延续对该机构“换血”,等待参议院确认官方已经证实 中信期货:午盘点评8.12 宋雪涛:谁是市场的增量资金? 美日央行政策角力+避险情绪降温,美元兑日元升至一周半高位又一个里程碑 韩智库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0.8%,预计出口增长放缓至2.1%后续反转

  作者:李思,光和数字VR项目技术负责人。  VR现在似乎是个火热的话题,但在国内又毫无意外成了个看不清的迷局,就像充满极客精神的比特币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成了个投机工具。  在一片觥筹交错中,真正在开发VR内容的团队其实是挺屈指可数的,这期间有钱有实力的大公司可能在观望、等摘果。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,你让大公司创作可能还真创作不出什么东西来。具备技术实力的游戏公司在专注于如何卖更多的装备。项目型的中小三维技术公司苦于应付各种客户,维持捉襟见肘的现金流,所以能出来一个还算有点样子的VR内容真的比较稀罕,一问干嘛呢,大家都说在做VR,就是没有出来东西。  但是能够理解的是,毕竟是一个新事物,大家的起点和时间都差不多,这个时期一起沟通和学习就成了个正事。为了和做内容开发的同好们分享一下我们最近的进度,先放出一个参加CHINAJOY展会的送审资料片,抛砖引玉,分享学习,一起围观。

  我们不妨来一起来看看一个VR DEMO的开发历程究竟是怎样的。  先来看几张前期的美术设定图:美术设定无论在影片、游戏还是VR里都是在脚本后的技术执行流程中的第一环节,为后续的环节提供视觉指导。  下面把大家可能会关心的开发环节简单介绍一下: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1、关于开发一个具有一定体量的VR DEMO需要的时间  60天前在我们的会议室的桌子上摆了一本叫《UNITY从入门到精通的书》,我们也搞不清楚这个开发时间是不是好事,是否容易被人认为是另一种“中国速度”搞出来的玩意。  后来我们换成了UE引擎,当然UE有可能会挺高兴的,你看我们的引擎多高效,效果多好,蓝图多么便捷,商城资源多么的好用…… 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其实这60天的时间不是零基础开始的,我们这个团队岁数偏大,基本都30+了,都有十年的基础三维美术经验积累,并且长期扮演乙方角色,导致在技术落地和时间观念上比较好。加上这个是自己在创作东西,大家投入的状态比较彻底。所以我说这是一段奇特而幸福的时光,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,这期间我们没有接任何新的业务单子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2、关于开发VR用什么引擎  其实用什么真的不重要,之前也看到知乎上面大神们的各种机灵文章探讨VR开发是用UE还是UNITY,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倾向于UNITY,类似用UE就会掉坑里……但我们研究了一阵觉得我们还是适合用UE,然后现在也还相对幸福地活着,《小马过河》的故事都读过吗?  我回忆了一下我们之前用的工具:MAX和MAYA。这俩都好,看你干什么用,如果是做建筑动画,就用MAX,因为快;做角色为主的动画电影,就用MAYA,动作模块好用,利于团队协同。  另外其实现在UE已经特别用心在做,看他的官方教程,商城一看就是下了很大的功夫,而且蓝图这个工具也特别合适偏视觉的团队去使用。  但看UE官方的公众号每次的阅读量都少得感人,与国内这么火热的VR题材形成有趣的反差,真不知道都在关注什么号。  还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UE会的人比较少,我们只能花时间自己去摸索,现成的人不好找,这种方式叫死磕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3、CG团队开发VR的优势和劣势  我觉得我们的优势还是在视觉设计上,比如我们认为不同的场景,作为交互工具的Vive手柄也应该有不同的主题,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漂亮的手柄,我觉得都可以上官方商城了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现在国内做VR内容开发的出身我觉得可以分成几种:  第一种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全景视频 ,这个大部分出身是之前搞实拍的,之前的名头一般是导演。  第二种是游戏公司,优势是在程序以及工作流程上和VR比较类似,容易在技术上转型,但尴尬的是如果想追求视觉效果的话最好是做次世代游戏的,但国内现在基本上都是移动端的网游路数,做次世代又以外包加工为主业。  第三种是之前CG行业的,就是我们这种,优势是对视觉比较有追求,国外有一些现在做得还挺好的团队之前也都是这个路子,但需要在技术上做一定的升级和转型,但好在底层的原理是类似的,一说都能明白。  第四种是程序猿团队,优势是能开发出来比较牛X的代码,写自己想要的shader,弄出来自己想要的功能,需要使劲的地方是怎么把东西弄好看了。  最后还有一种是说自己是做VR的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4、UE引擎的蓝图  蓝图是UE专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开发的一个可视化模块编程,这个东西对我们的帮助很大,没有它我们的DEMO出不来。  举一个栗子:  DEMO后半程出现的你的双臂变成了翅膀,你挥动翅膀飞向苍穹,来到一片水天一色的盐湖,翅膀化为漫天飘散的羽毛……好浪漫的场景。  实现这个东西就需要借助蓝图的帮助,当然我们这个标注非常接地气,能看懂的一定能看懂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是不是有点像这个: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每个人连的节点风格也各异,这是飘逸风格的。  总之,这是个全蓝图的DEMO,没有写一行代码,听起来不够高大上?其实UE开发蓝图是为什么呢,不就是让你把精力放到对最终效果帮助更大的事上吗,适合你团队的流程就是对的流程。  5、另一个技术点:PBR流程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PBR流程说起来还是游戏行业借鉴了CG行业引入的,但惭愧的是我们在CG行业后期因为项目类型的原因连UV都很少去展。  PBR材质系统可以让物体在引擎中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质感与丰富的细节,这也是这一世代游戏引擎的通用材质系统,美术师在工作时以更符合现实世界光照原理的逻辑绘制贴图,调节材质。基于这一系统的SubstanceTools系列工具软件将贴图、材质、shader等系统由原本的多软件工具协作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,同时灵活的工作流极大地节省了制作时间,方便系列化贴图材质的迭代与更新,让材质贴图工作环节更直观,高效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使用软件Substancepainter,这个流程比我们早年PS和MAX展平贴图之间来回倒腾好了很多。  6、更多的技术类干货  因为在文章里没法写太多的技术玩意,要不就成教程了……后续我们会放出一个有干货,非花絮的纪录片,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可能,里面完整的记录了整个开发过程,今天先有个预告片

  风格比较诡异,是个刑侦范,但正片没准又会换成文艺清新……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以下是艺术创作部分  技术很重要,但面对一个新的视听体验方式,创作Very重要,更是VR体验设计的难点。  7、关于VR体验的选题  我们选的这个其实是个比较冷门的题材,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VR是打枪题材,我觉得我们好像对文化题材更感兴趣,再加上我们有几位同事都是航空迷,就选了这个题材。  我们注意到在STEAM上有个国外团队做的阿波罗登月的体验,就下载下来学习了一下,但我们认为他给我们的是一些错误的经验,这个团队我认为是一帮闷瓜工程师,太闷了,受不了。文化输出是个我们比较擅长的东西,这可能和之前的工作经历有点关系,而且应该用新的技术做点有意义的东西吧,打怪必须要有,但要是都打怪就不对了。  我自己的总结是,题材最好是你自己喜欢的,有深入研究的,然后又是适合VR表达的就是好的题材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8、VR的叙事语言会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 从创作角度来说,之前导演手里攥着摄像机,让你看哪就看哪,还有蒙太奇什么的逗你琢磨;但在VR的世界里,你就是临场参与者,导演需要引导你去看他希望你看的、参与的。  从2008年开始我们参与策划执行了好些现场活动,我觉得这个经验其实和VR是有相通之处的,在一个很大的空间中,在哪闹动静,哪给光,如何引导视线,推动情节发展,都是个有讲究、好玩的事情。  所以我觉得VR的视觉语言不是影片路子,而是个现场活动或表演的路数。  从技术流程上来说,原来的合成和剪辑岗位退休了,但是呢,又没有全退,还在但只是换了个平台,UE里居然加了非线编辑,也可以有后期滤镜什么的,真是有趣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9、关于流程和分工  前后大致有20个左右的人参与,大部分的人员会集中在三维美术素材这个岗位,和游戏开发的人员分布类似。有一位导演,我们正直的朴岸老师来统筹整个事,在艺术上做把握,然后我和其他同事会一起配合从技术流程上往前推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10、总结一些坑  从根上说,可能开始这个选题有点大了,好处是对整个试听语言的探讨会更充分和深入,坏处就是导致要做的资源特别多,虽然我们在过去的十年中是个特别擅长做大体量,贩卖伟大的团队。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会导致有些资源精度做得还是不够到位,如果时间再多点就会更好。 预计有可能爬不出来的坑居然很幸运的没遇到,总是逢凶化吉,比如开始觉得这么多物件最后肯定会卡成翔,但通过合理的加载和隐藏居然在帧率上还好,就是其实引擎的承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。

一款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?

  小经验:先用一般的显卡调,因为考虑到要发布到STEAM,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的显卡都很好,我们这普配的是GTX960、970,需要调到大部分关卡都很流畅,最后展示机上再上个GTX 1080,效果就更好了,我这写的虽然糙,但都是好用的。  小提醒:自己做东西的话把版权的事情处理好,别瞎用,该买的音乐买,如果不是商用的最好招呼也都打到,不要学CCAV……

相关文章